今年以来,梅城镇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围绕“打造铁军先锋,重振古城雄风”的总体目标和“争先创优”的年度目标,重整山河,埋头苦干,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我们沿着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工业经济提质发展、重点项目落地保障、剿灭劣V类水、基本无违建创建、美丽梅城建设、园区平台征收扩容、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老城区棚户区改造、临金高速征收攻坚清零,一场场攻坚战役相继打响,一场场关键战役取得胜利,梅城的整体面貌也有了实质性的变化。
一、重点工作干有实绩
(一)社会经济稳步发展。今年前三季度,1-9月份,全镇实现财政总收入2.49亿元,增长23.4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797万元,增长20.86%。完成规上工业销售产值40.59亿元;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54亿元,其中工业技改投入5.16亿元;1-8月完成自营出口1.14亿美元。
(二)平台招商齐抓共进。产业平台扩容提质,坚持“大平台、大建设、大发展”的理念,强势推进高新园梅城区块扩容提升,全面完成五马洲及新胜区块210户房屋征迁签约。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人福医药、高能环境等入园项目按时序推进,其中龙驹合成材料项目已建成并投入试生产。招商引资进展顺利,依托高新园、新城两大平台优势,强化招商引资,着力引进优质项目。1-9月,共引入招商项目18个,其中二产项目14个,投资3000万以上当年项目共9个。招商引资实到内资67074万元,同比增长26.5%,完成年计划74.5%,其中杭州市外资金实到47317万元,完成年计划86%,省外资金实到34104万元,完成年计划189.5%,到位外资1225万美元,完成年计划175%。
(三)古城保护深入推进。全局谋划古城保护开发。针对历史文化名镇的定位,坚持规划引领,强调绩效导向,推进棚改工作,深入挖掘严州特色地域文化。全面完成古街一期改造、大坝加固工程及古城墙修复,大坝严州文化公园进入收尾阶段。超额完成老城区棚户区改造征收任务。围绕1389户的年度棚改任务,深入谋细政策,合理安排时序,按照“边测绘、边确权、边评估、边签约、边腾空”的原则,强势推进房屋征收工作,截止目前,共完成签约1520余户。
(四)古城环境持续优化。以一抓到底的狠劲,打好剿灭劣V类水攻坚战。“咬定青山不放松”,抓必抓紧,抓必见效,完成全镇96条沟渠、115座池塘清淤任务。推进城西、顾家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及老城区背街小巷截污纳管工程。以持之以恒的韧劲,深化拆违治危持久战。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以“五年如一日”的初心,锲而不舍抓好危房治理、违建拆除。截至10月底共拆除违法建筑722处,建筑面积57643㎡;完成D级危房腾空139处,修缮加固50处,拆除58处。以同心合力的干劲,打好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阵地战。全镇上下凝心聚力,镇干部、驻镇部门齐力配合,广大古城百姓积极参与,按照三年行动计划,不断改善城镇秩序,优化镇容镇貌。总投资约7590万元的主要街路改造项目预计年底收官,目前已完成全线粗沥层铺设。开通建德市首条乡镇集镇公交线路,完成4处临时停车场建设,实施37幢沿街房屋立面改造,推进杨梅线精品线路改造工程,摸索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置。
(五)实事项目逐步到位。计划投资2.01亿元的安置房B区块项目完成征迁和PPP招标,近期完成桩基基础600余根,项目整体进展顺利;目计划投资8000万元的梅城初中迁建项目开工建设,前已完成教学楼基础工程,完成投资额2000万元;计划投资2.5亿元的建德二院迁建项目完成PPP招标;坝外体育广场工程全面完工,已投入使用;华夏古陶瓷学院项目正在进行项目审批、规划调整、场地平整施工及设计方案比选。“双清”工作顺利推进,临金高速、金建铁路、新安江综保工程等重大项目顺利实施,征收清零攻坚站正热火朝天,临金高速征收清零任务预计11月10日前后完成。
三、年度工作亮点呈现
1.棚户区改造征收任务出色完成。一是坚持谋好“一个局”,划定棚改重点。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速度与质量并举、拆除与建设并推、规划与产业并进原则,着力实施古城棚户区棚改“五个两”工程:打开东西“两个入城口”,提升城市形象;围绕东西“两个内湖”,提升城市灵气;沿着纵横“两条干道”,提升城市人气;打造西南“两个版块”,提升城市业态;改造产居“两类房屋”,提升城市环境。二是憋足“一股劲”,推进房屋征收。围绕1389户棚改任务,强势推进入户、确权、测绘、评估等房屋征收工作。自6月初启动签约以来,累计完成签约1520余户。全镇上下巧用包保助拆部门合力,发扬征迁干部“7+x”铁军工作法,发挥市镇两级“两代表一委员”助拆力量,创造了建德房屋征收历史上的“梅城速度”。三是下好“一盘棋”,规划古城保护。立足全国知名“活态府城”定位,全局谋划古城保护开发建设规划及城市建设空间、产业及功能布局。举行严州特色地域文化挖掘巨型地图活动,在群众中征集和挖掘“严州记忆”“梅城故事”;邀请日本早稻田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南方设计院等院校单位参与前期规划设计;与央视等媒体和策划单位合作开展梅城城市品牌定位及形象策划。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在调研时肯定了梅城的棚改房屋征收工作,朱欢市长调研时曾用“五个非常”来点赞征迁干部取得的成绩。
2.小城镇环境整治深入推进。一是对标整治定计划。制定2017—2019年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确定实施各类项目39个,估算总投资12.14亿元。其中,2017年实施环境卫生、城镇秩序及乡容镇貌三大类整治项目共计25个,估算总投资7.13亿元。统筹做好资金拼盘,积极向上争取建设资金,成功获得全省小城镇综合整治融资“第一单”,省农行融资贷款5.6亿元已发放到位。二是狠抓落实推项目。目前,累计投资2.55亿元的城区公厕和垃圾收集系统提升改造、西入城口主题公园等14个项目已完工;沿街37幢房屋立面改造、1800米主街道路综合改造等10个项目已完成招投标,正在施工。三是创新机制强管理。全面推行“街长制”“巡查制”“劝导员制”三项制度,加强集镇“软环境”建设。目前,由全体镇班子成员领衔街长,集中招募民间街长16名、劝导员20余名;联合交警、城管、工商等部门开展分行业分专业持续整治,累计出动2万余人次,收缴三轮车626辆,查处超门窗、占道经营2700余件和车辆违停3000余辆。
3.清洁乡村建设打出翻身仗。一是美丽乡村建设成效初显。今年以来,梅城一改过去几年的颓势,在多次市级清洁乡村考核中均取得不错的成绩,扭转了去年排名倒数的情况,前三季度全市排名靠前。集镇、村庄环境卫生面貌越来越好,氛围越来越浓,各项工作全面落实。保洁工作由行政村往自然村延伸、由主干道向支干道延伸、由村内向村外延伸、由河道向沟渠(池塘)延伸。梅城将美丽庭院作为重点抓手,率先开展“美丽家园PK大擂台”,实现PK比武常态化,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将“百美庭院”建设列入年初政府工作报告实事工程之一,已成功打造滨江村里蔡自然村、利群村任家边自然村等美丽乡村示范亮点村。二是垃圾分类取得长促发展。以“户投、村收、镇运”的方式形成完整的垃圾分类、收集和运输处理链条,实现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并于今年五月建成九龙湾垃圾焚烧厂。目前已在龙溪村、滨江村、利群村、洋程村顺利开展垃圾分类。此外,还成功将葛家村和严陵社区申报成为省级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试点村。